2003年7月,毕业于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;
2011年12月,毕业于四川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获工程硕士学位。
一、从事专业及研究方向
从事专业: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电子信息
主要研究方向:计算机视觉、低质图像增强、传感技术与应用
智能信息处理创新团队:https://xxgcxy.hist.edu.cn/znxxclcxxz/sy.htm
二、工作经历
2018.10-2023.05 河南科技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副主任;
2023.05-至今 河南科技学院教务处副处长。
三、科研成果
(一)承担主要课题
1.主持2025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课题研究重点项目“基于循证教学的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评价体系构建研究”,在研,经费资助:3万;
2.主持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“地方本科高校微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”,在研;
3.主持2024年度河南省科技攻关“面向水下机器视觉的清晰化技术研究”项目,在研,经费资助:10万;
4.主持2023年河南省教育厅研究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“基于CIPP模式的高校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”,在研,经费资助:3万;
5.主持2023年企业委托横向项目“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水下图像增强研究”,在研,经费资助:3.5万;
6.主持2021年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“基于平滑聚类的差分隐私数据自动脱敏技术研究”,结项,经费资助:3万;
7.主持2018年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“红外相机环境下的智能化社区人流监视系统”,结项,经费资助:3万;
8.第二完成人,2019年河南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“地方本科院校“新工科”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”,结项,经费资助:3万,获河南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。2022年河南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“专业认证背景下全链条多维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”,结项,经费资助:3万,获河南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。
(二)近年发表的主要论文
1.Multi-Scale Cascaded Attention Network For Underwater Image Enhancement,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-Ocean Observation,2025年,SCI 2区收录;
2.A Novel Signal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Underwater MIMO-OFDM Systems Based on Generalized MMSE,Journal of Sensors,2019年,SCI、EI收录;
3.Network security model based on active defense and passive defense hybrid strategy,JOURNAL OF INTELLIGENT & FUZZY SYSTEMS ,2020年,SCI、EI收录;
4.A novel signal detection algorithm of multiple-input multiple-output Vertical-Bell Laboratories Layered Space-Time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s based on the improved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,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,2020年,SCI、EI收录;
5.联合多特征的MSTAR数据集SAR目标识别方法,武汉大学学报(工学版),2021年,CSCD/中文核心;
6.基于平滑聚类的差分隐私数据自动脱敏仿真,计算机仿真,2020年,中文核心;
7.水下传感器网络自组织连通恢复仿真,计算机仿真,2021年,中文核心;
8.Tuning novel Cd(II) topology networks through choosing three neutral and zwitterionic N/O‐donor ligands: Synthesis, structures, and fluorescence,Journal of Physical Organic Chemistry,2020年,SCI收录;
9.低功耗滴灌装置控制过程层的抗干扰通信仿真,计算机仿真,2020年,中文核心;
10.远程实时课件数据的异步传输更新仿真,计算机仿真,2020年,中文核心;
11.机器人无线传感器网络栅栏覆盖设计,机械设计与制造,2023年,中文核心;
12.地方高校质量文化的生成要素及建设路径研究,河南科技学院学报(教育科学),2023年。
13.基于CIPP模式的高校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建构,河南科技学院学报(教育科学),2024年。
(三)近年专利(软件著作权)申请
1.一种人脸识别摄像头用安装结构,实用新型专利,证书号:第13368480号,ZL202021354454.6,2021年,第一发明人;
2.一种图像采集装置用支架,实用新型专利,证书号:第12866470号,ZL202021354454.2,2021年,第一发明人;
3.网络涉密信息自动加密系统,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,软著登字第5476360号,2020年,软件著作权人;
4.网络空间数据安全融合软件,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,软著登字第5476376号,2020年,软件著作权人;
5.分层异构网络瞬时信号去噪系统,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,软著登字第5476368号,2020年,软件著作权人;
6.基于云安全架构的大数据访问控制平台 ,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,软著登字第5568197号,2020年,软件著作权人;
7.网络信息传输数据加密系统,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,软著登字第5568205号,2020年,软件著作权人;
8.基于对称加密算法的网络数据安全整合系统 ,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,软著登字第5899213号,2020年,软件著作权人;
9.基于数据挖掘的差分隐私数据流加密软件,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,软著登字第6738407号,2021年,软件著作权人;
10.基于差分隐私数据的个人信息加密系统,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,软著登字第6738380号,2021年,软件著作权人;
11.基于差分隐私技术的图像数据隐私保护系统,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,软著登字第6738406号,2021年,软件著作权人。
12.基于深度学习的挖掘特征金字塔智能水下检测系统,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,软著登字第14956296号,2025年,软件著作权人。
四、主讲课程
计算机网络、计算机应用基础等
五、常用电话及邮箱
手机:13937328791,邮箱:zhaogaoli@hist.edu.cn
六、主要兼职
中国计算机学会(CCF)高级会员
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
七、对所选学生的要求
1.品行端正,身心健康;有强烈的进取心,敢于吃苦,甘于“坐冷板凳”;能深入钻研,勤于思考,乐于合作;动手能力、思考能力、合作能力、表达能力强。
2.能够结合前沿研究,通过读书、讲座、组会交流,结合自己的学术兴趣,提出创新性观点。
3.有一定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能力,有一定的编程和语言基础,熟悉Python等。(不熟悉也没有多大关系,同等条件优先)
4.有一定英语阅读和写做能力。(同等条件优先)